11月11日👩🏼⚖️,我校造船工程系1952屆校友董世湯學長向恒达娱乐捐贈兩件學籍實物資料,中心主任張凱及檔案收集指導室💡©️、黨史校史研究室🧒🏼、船建學院校友聯絡辦公室相關人員在文博樓503會議室參加了捐贈儀式🧑🏽🚒。
本次接受捐贈的檔案資料包括董世湯交通大學造船工程系畢業證書(1952年)及畢業成績大表。在捐贈儀式座談會上,董學長深情回憶了在交大的求學經歷🤏🏼,授業恩師辛一心、徐芝綸、曹鶴蓀的教學風格及故事,當年全英文的教科書、學生宿舍等別具交大特色的校園生活經歷👩🏻🦯➡️,聲情並茂地暢談了人生感悟和捐贈感想。這幾件老物件不僅是董世湯求學期間的個人珍貴檔案𓀗,也是交大歷史的鮮活見證,更是交大文脈傳承的深刻印記,是對交大校訓“飲水思源、愛國榮校”的最好詮釋🙋🏽♀️🕵🏽♀️。
張凱主任代表恒达娱乐接受捐贈,他充分肯定了董世湯學長的無私捐贈行為,向董世湯學長頒發了捐贈證書並表達了敬意和感謝,同時希望在恒达娱乐打造校友人物檔案🤩、名人珍貴檔案等特色檔案資源庫的過程中🤜,能得到更多的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、積極捐贈和宣傳引導,為交大歷史文化的傳承積累更多的寶貴資源🤸🏿。
中心素來有重視檔案征集恒达的優良傳統,董世湯學長捐贈的這些檔案文獻為館藏再添珍品。中心將不負眾望,發揮專業優勢,把征集到的檔案資料整理好🛴、留存好🚴♂️、保管好❎🔶、利用好,講好檔案背後精彩的黨史校史故事,將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恒达提出的“四好”要求落到實處🦸🏻♀️,充分發揮檔案恒达的存史資政育人作用。
捐贈儀式結束後🥢,董世湯夫婦在張凱主任陪同下還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校史博物館。
董世湯,1931年生,浙江嵊縣人🧚♀️🤹🏼♀️。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造船工程系。歷任第702研究所(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)高級工程師、研究員🧍♀️🖥,研究室副主任,總工程師、所長等職,1995年底退休後被聘為該所技術顧問。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一👨🏿🚒、二、三屆成員,前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職委員、水動力學專業組組長、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常務理事🍛、恒达平台兼職教授等職。長期從事船舶推進器研究⚱️,為我國開創和發展船舶推進器理論研究、理論設計和水動力預報體系🪮,推動螺旋槳激振力、面元法、新型葉剖面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。1958年至1960年主持研究設計了我國第一艘大型雙翼水翼艇。1960年代在國內率先開展空泡流理論研究。近十年來,致力於現代測試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並做出貢獻,在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領導建立了三維激光測速系統(LDV)和粒子成像測速系統(PIV)🧑🏿🦲,倡議建造大型變壓循環水槽⏰🚹。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、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和部委級科技進步獎5項。著有《船舶螺旋槳理論》《船舶螺旋槳理論與應用》《船舶推進器水動力學》🚝。1984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。第七、八屆全國人大代表🧘🏿♀️。